記者從昨日召開的推進“誠信陜西”建設新聞發布會上獲悉,我省“誠信陜西”建設已進入依法有序的推進軌道,今年起,將進一步規范“紅黑榜”發布制度,到2020年,社會信用基礎性法律法規和標準體系基本建成。
發布會上,省文明辦專職副主任鮑貽勇介紹了我省“誠信陜西”建設的基本情況。目前,我省已初步形成“五位一體”的信用體系建設工作構架,為建設“誠信陜西”奠定了堅實的基礎;“誠信陜西”建設已進入依法有序的推進軌道,《陜西省公共信用信息條例》成為全國第一部公共信用信息地方性法規;針對當前群眾反映強烈、社會影響大的突出失信問題,省政府及各有關部門先后出臺了一系列加強食品安全、藥品安全等行業領域信用建設、監督政策措施,加強信用協同監管,加大失信懲戒工作力度等。下一步,我省將進一步加強誠信教育和誠信文化建設;深化誠信創建活動;進一步規范“紅黑榜”發布制度,發布誠信企業“紅名單”和失信企業“黑名單”,并逐步擴大“紅黑榜”發布范圍,推動發布活動制度化。發布企業產品質量“紅黑榜”、發布企業環境信用評價“紅黑榜”、發布AAA級信用企業名錄、發布食品藥品失信企業黑名單、發布企業納稅情況“紅黑榜”等。
同時,我省還將進一步完善覆蓋全社會的信用信息系統。逐步整合各部門、各單位、各行業的信用信息,力爭到2016年省、市、縣基本建成統一的信用數據交換平臺,到2020年建成省、市、縣企業和個人信用基礎數據庫和公共信用信息系統,形成信用信息共享平臺。
|